标杆项目丨中煤陕西公司煤化工二期项目:乘“数”而上,打造智能工厂

“轻点鼠标就能获取工程建设的全方位信息,利用CA电子签章零跑腿完成文件审批,车辆进出厂实现全程无人化”,这已成为工作常态。

 

身处煤化工二期指挥部调度指挥与应急管控中心,通过以“数据驱动、智能协同”理念搭建的数字化管理平台,对工程项目实现全流程、全要素、全业务环节的数字化管控。项目调度和管理人员能全面感知项目状况,通过系统操作精准掌控各业务环节,为项目的成功落地提供有力技术支撑。

 

 

自项目筹建以来,中煤陕西公司坚持全业务、全要素、全链条的顶层优化设计,遵循“系统布局、统筹推进;节约优先、源头减碳;数字驱动、科技创新;超前谋划、引领行业;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新型企业”的原则,携手达美盛搭建数字化管理系统。该系统推动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深度融合,助力工程设计、生产运营、安全管理等业务转型升级,不断提升项目的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水平致力于打造低碳可持续发展、全生命周期不落后的新一代煤化工智能工厂。

 

 

01

一贯通——全流程数据管理

 

施工建设阶段会产生海量混乱的数据,存在工程信息查询难、共享难、利用率低等弊端。数字化管理系统提供了主数据管理及应用功能,统一管理关键业务实体的核心数据,贯通数据流,消除数据孤岛,为智能工厂运维管理筑牢数据基础。

 

02

二协同——打破跨组织壁垒

 

项目参与方众多,易出现信息共享与协同不畅的问题。数字化管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共享的速度和准确性,促进便捷沟通,提高审查效率,成为项目协同管理的有力工具。技术管理部负责人杨金龙表示,“该系统不仅提供跨业务、跨组织的协同审查,解决异地办公痛点,还能实现设计、采购、施工成果的伴随式交付,内置数字化交付标准,实现最终成果一键移交、一键归档。”

 

 

03

三统管——打造项目专属“管家”

 

煤化工行业工程规模大、机构复杂、技术多样,项目管理面临诸多难题。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,覆盖多个业务模块,整合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协同管理,实现管理的透明化、流程化、信息化和规范化。工程管理部负责人李宝良称,“自从有了这个系统,PC+移动端的在线填报、审批、CA签章等工作模式,取代了线下纸质文件流转,有效提高了流转效率,更便于查找,同时也更加环保低碳。”

 

 

04

四解困——焊接智能化管理

 

工程项目中焊接工作复杂,管理和追溯困难。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焊接模块以设计文件为输入,以施工过程管理数据库为中心,集成各参建方业务管理活动,实现焊接施工的工厂化预制、模块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,让施工团队不再需要依赖繁琐的纸质或电子文档来管理焊接,方便未来的追溯、查询和维护工作,大幅降低了焊缝质量问题引发事故风险的可能性,相关方还能协同实时监测管道焊接的进度和质量,并根据监测数据,及时调整工作部署。

 

05

五可视——工地“无感监管”

 

系统采用大屏可视化展示方式,利用5G、AI视觉分析、大数据、定位、物联网等技术手段,与移动智能摄像机、测速仪、受限空间监控、人员定位、特种设备监测等智能装备集成,构建智能监控和防范体系,从而实现对施工工地的数字化“无感监管”,全方位实时监控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”等关键业务数据,变被动“监督”为主动“监控”,有效提升施工环境安全管理水平。

 

 

“数字化管理系统可实现的工地管理功能非常全面,包括人员管理、设备管理、物资管理、施工作业、安全管理、施工进度、质量管理、绿色施工、健康监测、作业监控等,还能与其他第三方设备对接,监测气象数据、智能水电表数据以及塔机等数据。”QHSE部负责人伍胜军说,管理人员只需通过可视化大屏,工地建设情况便可一览无余,一个个数据的集成、分析以及图像的生动展示,促使工程建设更智能、更安全、更环保、更高效。

 

下一步,数字化管理系统将对工程建设阶段的图纸、模型、文档等进行重构和集成,形成工程数据中心,实现“工厂小百度”,并与公司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据湖集成,实现生产综合信息可视化、检维修管理、三维虚拟培训、DCS二三维一体化联动、3D智能机柜一体化监控等智能应用场景。

 

陕西公司副总经理、煤化工二期指挥部总指挥周永涛表示,数字化转型是对企业的全面重塑。煤化工二期项目将依托数字化管理系统,打破数据孤岛,构建“煤、电、化、新”一体化运营模式。未来,陕西公司将坚持创新与绿色发展并重,推动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,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、推动经济增长贡献力量。

 

 

文章作者:中煤陕西公司 曹彦东

首页    公司新闻    标杆项目丨中煤陕西公司煤化工二期项目:乘“数”而上,打造智能工厂
浏览量:0
创建时间:2024-08-30 09:23